【讲述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第五十三期 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

来源:双辽党建 发布时间:2022-01-24 阅读次数:3541
X
分享到 - 微信

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

中共双辽县委领导全县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为进一步巩固土地改革成果,推动全县土地改革工作的深入,县委马上召开全县开展大生产运动大会,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县委继续坚持贯彻以贫雇农、中农为骨干的原则,划正阶级成分,争取改造二流子,督促富农,管制地主,补偿中农的损失等地方政策。还规划全县播种12万垧,要求男女老少闹春耕,做到家无闲人,外无荒地,熟地在春耕时节完全种上,土地少的村、屯要大量开荒,扩大土地面积。

广大翻身农民在推倒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之后,重新获得了土地、牲畜、粮食、住房等生产和生活资料。截止到1947年11月,全县斗争地主556户。有14261户65338人,分到青苗地8.27万多公顷,房子11874间,牲畜2534头,大车964辆,粮食369.5吨,衣服9.4万余件,布39.1万余尺,首饰有金9.2万余钱,银12.5万余两,银元1万万元(1万元东北币等于1元人民币),分浮物1千万余元。缴枪410支、各种子弹1.1万余发。征粮26000石。提拔脱产干部60人,培养积极分子5000人,农民参军1700人。

在土改运动中,全县贫雇农共分得土地72873垧(大亩)。平均每个农民约分得土地5.53亩(折合旧制7亩左右)。耕畜全县6374匹(头),散畜2342匹(头),平均每农户分得牲畜0.17匹。这样,极大地激发了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该看到,由于农民的觉悟在很短时间内提高得有快有慢,因此,在土地改革胜利后的农民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绝对平均主义,同时也存有怕发财,怕再分,怕负担等“三怕”的思想。县委在欢庆土地改革胜利的同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地向农民宣传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和适当地保持私有制,奖励劳动致富的政策,使土地改革运动有始有终地进行。

通过土地改革,加强了党的建设。中共双辽县委认真贯彻省地委关于党的建设的指示,党的基层组织从无到有,以行政村为单位,村设支部,下设小组。大村设分支,支部与农会、武装组织结合,使之成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斗争的核心力量。党的组织对当时建党建政、参军参战、土地改革运动有积极的贡献。仅仅几个月,全县已发展党员225人,培养区干部23人、村干部170人,民兵也发展为1573人。 

1948年是双辽县土地改革后的第一个丰收年,中共双辽县委召开了有240余人参加的全县表彰大会。经过初步的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群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翻身,从封建土地制度下解放出来,成了土地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焕发出空前的生产积极性,成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开展生产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截止1948年2月,全县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在全县十一个区扩大耕地面积38933.5垧,全县耕种面积为139286垧(中亩垧),粮食总产量为61350吨,比1947年增产133.3%,农民分到土地72873垧,占土地面积的65.5%。北部有的区村、屯已达到每人一垧4亩地。全县分耕畜6374头,散畜2342头。平均每人分地0.37公顷,分牲畜0.35头。

在平分土地和浮物中,中共双辽县委、县政府及时纠正了错斗户。全县农村25481户131874人,其中,被斗的地主、富农2717户,19469人,打击面占农村总户数的10.66%,占总人数的14.77%。按划分阶级标准,地主、富农1247户9210人,打击面缩小为农村总户数的4.89%,占总人口的6.98%,纠正错划地主富农1470户,10259人,在分配浮物和分地中予以补偿。

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使生产力获得大解放,带来了农业生产大丰收,初步满足了双辽农民的土地要求,并为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项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中共双辽县委的土地改革斗争,正如《双辽县委一九四八年二月给各区委的信》中所指出的“这场运动之深,之彻底是前所未有过的,成绩是显著的”。县委认为:两年多的土地改革,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东北局和省委、地委等有关土改指示精神,特别是中央的《土地法大纲》公布之后,双辽县土地改革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主流是好的,功绩是不可抹灭的。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在第一次分地运动中,县委在路线上始终存在“左”的倾向,果实分配不公,没有强调团结中农的重要性,有少数地方甚至还侵犯了中农的利益,少数地痞流氓趁机钻进贫农队伍中来;二是在1947年5月至8月的控诉、分青运动中,县委将倒清算与分青机械的分开,“一步路两步走”,未敢把分地分青的政策口号响亮地喊出去,按照当时的情况,是落后于干部群众要求的;三是在放手发动时,部分干部中普遍存在“急于求成”的想法,要求“快轰开”,“分了比不分好”等思想;四是在点面结合、重点突破时,有的区、村、屯只顾点,不顾面,一个试验点搞了一个月,而在全面发动时,则存在“走马观花”和“满天游”的现象发生,县委领导并未能及时加以解决。存在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当时县委领导掌握政策的水平偏低,大政方针掌握得不准,过去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部分区、村、屯干部良莠不分,工作中急于求成,少数干部又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作怪造成的。

总之,中共双辽县委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经济至此灭亡。中共双辽县委的土地改革运动代表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代表着绝大多数贫雇农的利益,广大贫雇农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广大贫雇农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版权所有:中共双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双辽市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吉林省响铃公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20004202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